腸胃炎(二)腸炎後腸胃狀況不佳

2023011909:22
 
                                    腸胃炎(二)腸炎後腸胃狀況不佳

文/趙建發中醫師
一般腸胃型感冒、病毒性腸胃炎或不潔食物引起的腸胃炎發生腹痛、腹瀉或嘔吐等情形,病好後有些人會發覺本來以前沒有過的腸胃症狀會突然出現如便秘、脹氣、易放屁或者易腹瀉或者每天排便一次但都是散散的,此通常都是腹瀉後雖然腸內的好菌或壞菌都有因腹瀉而減少,但壞菌回復的速度較快使腸內的壞菌增多(如大腸桿菌)或者腸胃休養期間外食不慎食入壞菌而使壞菌增加,導致好菌和壞菌的互相平衡狀態被破壞而形成的腸胃異常狀況。

那麼腸道壞菌太多會引起那些症狀呢?一般常看到的為便秘、脹氣、易放屁或者腹瀉或者每天排便但都是散散的,所以有很多排便不順的患者會服用益生菌如欣表飛鳴、Wakamoto若元錠、GRAPEKING葡萄王益菌王……等等,大約連續服用兩星期左右就可停止服用,此時腸胃應該處於良好狀態就是好菌和壞菌互相均衡,以後每個月服用三天當保養即可,尤其是常外食的人很容易被感染腸胃壞菌如大腸桿菌所以更要做此保養,但是若發覺服益生菌後腸胃情況仍沒有改善則可能的原因有
1.所服用的廠牌所含益生菌的菌種,剛好不是身體所需要的須換另一廠牌不同的益生菌種服用才會有效。
2.可能服用到加甜味劑太多的益生菌此種廠牌效果較差。
3.並不是益生菌缺乏所引起的排便不暢而是另有原因引起如腸沾黏,因為腸胃炎後有的會引起腸沾黏。
參考
盲腸炎(四)

https://chao.nidbox.com/diary/read/10181001

結語
1.身體如果益生菌減少的時候壞菌會增多,因為好菌和壞菌是互相平衡的請參考

https://kknews.cc/health/b2ly2oo.html
以下為節錄
壞菌之所以壞,一方面是它們會使腸道環境偏鹼性,因而抑制好菌生長。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它們真的很壞:它們會產生很多有毒物質。
壞菌會分解蛋白質產生吲哚、氨氣...等,這些已經被明確證明是最強的致癌物質。這些物質平常是要送到肝臟解毒的,但是如果因為不完全解毒,會在腸道內和亞硝酸鹽作用,轉成致癌性更強的亞硝酸胺。

這些毒素也會引起發炎反應,促進胃酸過度分泌,引起胃潰瘍,這就是亞胺類物質在作怪。

好菌之所以好,一方面是它們會保持腸道健康狀況,產生乳酸、醋酸...等,使腸道偏酸,抑制壞菌及可能侵入或潛伏的病菌生長,這幾種酸也會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便;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它們真的是好,它們表現各種各樣的益生保健功效,包括促進免疫,降低腸道毒素...等。
另外,最令營養學家稱道的就是,腸道好菌會分泌B1、B2、B6、B12、E、K、泛酸、葉酸...等多種維生素。也許您以為我們所需要的維生素,只要由食物中攝取就可以,那您就大錯特錯了。沒有腸道乳酸菌幫忙,我們絕對會維生素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