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的脈症思維

2017111916:13
 
                                        中醫的脈症思維

以下文章轉載自
https://www.facebook.com/%E8%87%A7%E6%B0%8F%E8%84%88%E5%AD%B8%E7%9A%84%E8%A8%8E%E8%AB%96-1843687305944538/
其實一個身體疾病引起的症狀,除了以中醫思維外,也大多可以用西醫生理學來思考,只要最終能治好病人就好,一個症狀可能有許多答案,就像中醫對症狀的出現會有很多不同解釋的面向,臧氏脈學是用脈來做統整的工作,學了臧氏然後再在其基礎上思考就會少走很多冤枉路,
因為人體的生理基本上只有一個,而中醫西醫解釋的架構不同,但看到的結果是一樣的,如痛風引起的紅腫痛,就是表面觀察的現象一定是一樣的,底層的原因會因觀察面向的不同而不同
可以用中醫的脈來思考,舉例:如尺弱是不是因腎臟的排除廢物的能力減弱而引起尿酸排除減少,如右寸浮頂是不是引起金不能生水而引起腎臟功能變弱,就是因為肺中之吸入氧氣太少而供應腎臟的氧氣減少(腎納氣減少)導致功能變弱
如果左關弱是不是因為肝的功能減弱,引起高嘌呤的蛋白質在肝的化學反應過程沒辦法順利進行(這點如用生化角度來論會比較複雜所以就簡單以此帶過),而引起體內尿酸堆積,這都是可考慮的面向,如果自己常常訓練自己的思考,不管對錯久了一定就會駕輕就熟,
不用有太複雜的西醫生理知識,只要能解釋脈上看到的簡單生理變化就好,太深入的生化解釋那是專家的工作,中醫的西醫面向思考訓練其實不用有太多西醫生理的複雜觀點就可勝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