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炎(十四)約四至五成發炎性腸道疾病 症狀緩解改善但腸仍處發炎狀態

2023021517:54
 
腸胃炎(十四)約四至五成發炎性腸道疾病 症狀緩解改善但腸仍處發炎狀態
請觀看全篇文章
https://www.careonline.com.tw/....../inflammatory......
以下為節錄
腸腸出狀況,治療不輕忽!緊張、壓力大容易拉肚子,腹脹、腹瀉、便祕或解便時感覺未完全排乾淨等,礙於多種腸胃道疾病都可能合併上述症狀,容易被混淆,究竟是單純的腸躁症,還是隱藏著更麻煩的問題?
肝膽胃腸科鍾承軒醫師說明,慢性腹瀉、慢性腹痛是大腸激躁症與發炎性腸道疾病共同臨床表徵,但若同時合併血便、體重變輕,或腸道外病癥,如眼睛虹彩炎葡萄膜炎、脊椎關節痛、皮膚炎等現象時,可能就要懷疑不是單純的腸躁症,而可能是發炎性腸道疾病的表現,如未及早確診就醫治療,可能延誤病情,甚至發生相關併發症,例如:腸穿孔、狹窄阻塞或廔管而需要外科開刀治療。


確診不易!患者平均需跑五到六趟醫院才確診
鍾承軒醫師進一步解釋,臨床上無法單靠症狀確診發炎性腸道疾病,必需配合「內視鏡檢查」,確認腸道是否發炎及潰瘍,搭配藉抽血檢查確認「發炎指數」變化,一般而言,大腸激躁症患者的發炎指數多在正常值,若是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則發炎指數會偏高。其次,藉「影像檢查」如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也可觀察腸道狹窄或其結構變化,這些是大腸激躁症所沒有的表現。最後,臨床醫師同步從內視鏡取下切片送病理檢查,以再次確認是否為發炎性腸道疾病。綜合上述資訊,才可以診斷罹患發炎性腸道疾病。
鍾承軒醫師表示,因診斷過程複雜且耗時,過程中患者常失去耐心,從臨床經驗觀察及問卷統計,患者有症狀開始到疾病確診,大約要經歷五到六位醫師看診,直到轉介到專業的醫療團隊才能確診。


結語
1.發炎性腸道疾病包括病毒性腸胃炎,腸胃型感冒、潰瘍性結腸炎。

2.參考腸胃炎(七)腸躁症案例
https://chao.nidbox.com/diary/read/10185034
左下腹有壓痛點及聽診器聽診時有頻繁的腸鳴聲,是腸子有發炎的症狀,腹脹及放屁多是腸內壞菌太多所產生,所以用抗菌的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