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氣升發 裏熱出表

2013032311:46
 
                                        春氣升發  裏熱出表
 
近幾週碰到很多有浮熱的病人就診,常聽到他們問一句話:還沒有夏天為何我會熱到?其實這種事每年春天皆會發生、只是有沒有注意到而已,因為一年之中有所謂的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經過冬天時因寒冷的緣故毛細孔及汗孔收縮,體內廢熱(二氧化碳)、代謝廢物及汗水,沒法由體表排出或排出較少,就經由大、小二便排出所以發汗變少、小便增多,而春天開始時體表的汗孔及毛細孔因天氣轉為溫暖,進而打開散發熱氣及代謝廢物,使體內保持一定適合人體之溫度,但為何會有多餘的熱量沒法排出而引起浮熱呢?
 
先和大家談談以下之概念,相信可解大家之疑惑,《內經》有「冬傷於寒,春必病溫」的說法,就是說若冬天時因為感染上寒邪,春天就必然會發生溫熱之病,當然此種說法過於絕對,但古時是要刻竹簡的,故沒法長篇大論的說明只能儘量簡化成大綱,可不要說古人不懂其它因而衍生出的疾病,那就太看輕古德之智慧了!在冬天時感冒(可能是會引起身體寒冷之病毒,讓毛細孔及汗孔收縮)因為並不嚴重,再加上天寒地凍所以就算汗孔不開也沒關係,可是到了春天有春氣升發的過程,因為春天
體外環境的溫度提升,體內不用太多的熱量保持身體溫度的恆定,就須排除多餘的體內熱氣而造成裏氣出表,如因毛細孔及汗孔收縮(因之前受寒)沒法散熱,就會造成鬱熱在表而有類似暑熱的表現,頭脹、頭暈、甚至頭痛、口乾舌燥、覺身體熱有時可能覺冷(因寒邪外束),半夜有時突然醒來且口乾需喝水(因晚上較冷新陳代謝下降,基礎體溫較低毛細孔及汗孔更加收縮,熱無法由體表排出而上衝頭部、咽喉部造成)或者多夢(因熱所擾),疲勞倦怠、眼睛酸澀、或者坐著打瞌睡、晚上平躺時反而不易入睡,熱上沖至胃而覺胃口不佳,上沖至胸而為胸悶不暢甚至因胸中痰阻引起胸痛,上沖至頸部引起酸痛或後頭痛、肩膀酸痛------等等一系列症狀。
 
至於為何會有裏熱現象就要談到溫病(引起身體熱症之外感),經由上述內經之觀念,後世溫病學家有了「冬不藏精,春必病溫」這樣的想法,在冬天時因寒冷的緣故,身體的經氣運行會如同大自然一樣,向裏的動力會比向表的動力多,因為身體的重要器官都在內臟,而我們的經氣具有推動及溫煦作用,當然要先使身體內維持恆溫,才有辦法讓體內機能正常運轉(諸位看大自然便知在冬天之時因天寒,冷空氣下降而使向下動力多,熱空氣雖然也會上升但相對來說向上動力的量較少。),既然人體內較外界溫暖,古人便教導說要「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因秋冬時體內既然陽的熱能較多,相對於陰的津液便要多一點才能平衡,所以要固護精且儲藏精(精廣義上包括精、血、津、液)不使過度消耗,故要睡眠充足讓身體合成較多營養物質,不要熬夜、晚睡、喝茶葉、咖啡而使腦神經興奮導致不易入睡消耗掉陰液,也不要吃太燥熱食物如油炸、烤的、辣椒、炒的花生、烈酒類,至於薑母鴨、燒酒鷄、羊肉爐、鷄酒、麻油鷄,更是要看天氣狀況及體質而有所節制,而一般肉類也是會使身體產熱再加上烤、炸、煎則熱量更高,此皆會消耗身體之精(陰液),若冬天時使身體的陰液過少,相對來講體內就是處於比較燥熱之狀態,但因天氣仍然寒冷一般人還不會覺得不舒服,但一等到春暖時節裏氣出表,裡面的熱就會跑到表面來發散掉,若因散熱不良或熱氣太多就會引起浮熱之狀態,而引發如同暑熱的情況,若因恰巧病毒感染或體內潛藏病毒發作就是所謂春溫(一種伏氣溫病)。

春天有時白天熱、晚上涼,有時天氣又會突然變冷 ,有時又突然變熱甚至突然下場雨,像這樣陰晴反覆的天氣人體最不容易適應,台語有一句話形容此種情形的就是春天後母臉,意思是天氣變換的很快,通常天氣突然轉熱時便會使裏熱出表,導致浮熱使患者覺得身體不適而就醫,但有時脈會把不出來(因病人氣血虛弱、脈無法表現)但症狀很像,我便會在肩井穴拔罐提氣使脈較清楚表現,通常為右寸關浮大按時無力或左寸浮稍大,而右脈溫度會比左脈熱就是氣分熱,但少部分為左脈較熱(血分熱)就是熬夜、晚睡、睡不好、喝酒或吃到補品如薑母鴨、燒酒鷄、羊肉爐------等造成,若知道自己是浮熱造成的可刮痧、捏痧(自己在眉心往上捏至髮際,使體熱從表而散)或用魚狀梳梳頭也可以散熱,我曾碰過一個病人因浮熱而不能入睡半年以上,瘦了六、七公斤還以為自己得了癌症,其實只是虛驚一場。

名詞解釋

外感俗稱感冒

伏氣溫病
此為網站上醫砭---線上醫書之解釋
是有別於新感溫病另一類溫病。有因感受外邪後,因邪輕未能隨即構成發病條件,蘊伏於裡;或因平素內有積熱,到了一定時間,感受時邪,內伏的鬱熱,自裡透出。均稱為“伏氣溫病”(亦有說是感受溫邪較深,發病時一開始就見裡症的)。本病的特點是一開始即見煩渴、舌絳、尿赤、脈數等裡熱症候,而往往衛分症候不明顯。如“春溫”,“伏暑”,“溫瘧”等,都屬於這類溫病。伏氣溫病與新感溫病,實質都是感受溫邪而發的病,所不同者,是臨床表現的差異,這可能是由於病邪性質,致病途徑,病變部位,病人體質等因素不同而來,故必須以症候為依據,不能離開症候空談成因,也不應把“伏氣”看成是疾病的潛伏期。古人所說的伏邪,從冬伏至春夏而發病,或暑邪伏至冬季而發病,此說只可以做參考。從臨床上辨別新感與伏氣,對病機轉變、預後、治療等,有一定的臨床意義,尤其伏氣溫病的治療經驗,有很多值得借鑒。